首页成语词典披裘负薪披裘负薪的故事

披裘负薪的成语故事


拼音pī qiú fù xīn

基本解释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暂未找到成语披裘负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披裘负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决胜负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
上天不负苦心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不分胜负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不见舆薪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不负众望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业绍箕裘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遮几焉。”
为裘为箕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久束湿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数人,犹或曰:‘吾秦人而子语我以越之肥瘠也。’”
久负盛名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五月披裘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以荷析薪《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众毛攒裘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常言道:‘众毛攒裘。’”
使蚊负山《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克嗣良裘唐·向延之《兰亭始末记》:“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
克绍箕裘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冬箑夏裘南朝·宋·鲍照:“伊冬箑而夏裘,无双功而并盛。”
冬裘夏葛《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决一胜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不如从武城将军之计,渡江决一胜负为上。”
凭山负海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凭山负海,东南都会,富庶之邦。”
削发披缁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剪发披缁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
剪发披褐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千钧重负《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战国·宋·墨翟《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单步负笈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单步负笈,苦身持力。”
卧薪尝胆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厝火积薪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