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ōng duǒ xī táo东躲西逃 |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
chā chì nán táo插翅难逃 |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
bū táo zhī sǒu逋逃之薮 | 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 《尚书 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
nǔ xià táo jiàn弩下逃箭 |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则脱汝辈数家之祸,然万无搜近之理,所谓‘弩下逃箭’也。” |
luò huāng ér táo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
táo zhī yāo yāo逃之夭夭 | 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 |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wén fēng ér táo闻风而逃 | 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
jié shù nán táo劫数难逃 |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那怕你佛祖亲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
sǐ lǐ táo shēng死里逃生 |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
dà bài ér táo大败而逃 | 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
hǔ kǒu táo shēng虎口逃生 |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 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
lín zhèn tuō táo临阵脱逃 |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
xí juǎn ér táo席卷而逃 | 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 清·吴趼人《恨海》第九回:“过了没有几个月,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闹穷了。” |
dōng táo xī cuàn东逃西窜 | 四处逃亡与逃避。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
liǎn yǐng táo xíng敛影逃形 | 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 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
cāng huáng chū táo仓皇出逃 | 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 南唐·李煜《破阵子》:“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
qū jí táo xiōng趋吉逃凶 | 趋:趋向。趋向吉祥避开灾难。 | 明·张凤翼《灌园记·田单铁笼》:“即墨近城东,不须忧恐,趋吉逃凶,仗剑当陪奉,管取平安保我宗。” |
táo zāi bì nàn逃灾避难 |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
wèi zuì qián táo畏罪潜逃 | 潜:暗中。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方士侯生、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畏罪潜逃。” |
mǎ fù táo biān马腹逃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táo zāi duǒ nàn逃灾躲难 |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三折:“颇奈李密无礼,你逃灾躲难,到于此处,倒毁骂吾神。” |
bū táo zhī chén逋逃之臣 | 逃亡的罪臣。 | 汉 荀悦《汉纪 成帝纪》:“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无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 |
zuì zé nán táo罪责难逃 | 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逃却的。 |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
táo bì xiàn shí逃避现实 | 指不敢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 |
dōng bēn xī táo东奔西逃 | 同“东逃西窜”。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 |
bì nàn táo zāi避难逃灾 |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争奈宋江出身微贱,郓城小吏,犯罪在逃,权居梁山水泊,避难逃灾。” |
wàng fēng ér táo望风而逃 |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风:风声;气势。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曹操以百万之众,闻吾之名,望风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
zài jié nán táo在劫难逃 | 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
táo shēng bù bì lù,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 指人在逃生时慌不择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鲁达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