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攀:牵挽;扣:套住。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
出处《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
拼音pān yuán kòu mǎ
注音ㄆㄢ ㄩㄢˊ ㄎㄡˋ ㄇㄚˇ
繁体攀轅扣馬
感情攀辕扣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热情挽留。
成语 | 解释 |
---|---|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 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 |
一马一鞍 |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
一马不跨两鞍 | 一匹马不能套两个马鞍。比喻一女不嫁二夫。 |
一马平川 |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
一马当先 |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
七折八扣 |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
万马千军 | 形容兵马众多或声势浩大。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万马皆喑 | 喑:哑,失音。形容人民沉默不语。也比喻死气沉沉的局面。 |
万马齐喑 |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语。形容死气沉沉的局面。喑:哑;失音。 |
三台五马 | 三台:汉朝的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泛指大臣;五马:用五匹马驾车,借指太守。泛指达官显宦。 |
三环五扣 | 形容捆绑结实。 |
三马同槽 |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
下马作威 | 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理下属树立威风。泛指先给对方一点厉害。 |
下马冯妇 |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
下马威 | 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
下马看花 | 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
不敢高攀 |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
不识马肝 |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
不食马肝 |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
东风吹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东风射马耳 |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东风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丝丝入扣 |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
临崖勒马 |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