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n ǒu jìn qì
基本解释谓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出处《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已者哉!”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十八般兵器 |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抡不动那鞭、简、挝、锤。” |
一表非凡 | 明 吴承恩《西游记》:“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 |
上根大器 | |
不同凡响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
不成器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不打不成器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这孩子性子野,你不要姑息他,打、骂都可以,就是不要将就他。不打不成器……” |
不知凡几 | 清 顾炎武《钱粮论上》:“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 |
不近人情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不近道理 | 《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 |
丰标不凡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不凡,愿执箕帚。” |
举例发凡 |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
举止不凡 | 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
亡国之器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仙凡路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 |
佳偶自天成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 |
偶一为之 |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
偶变投隙 |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
偶影独游 | 晋 陶潜《时运 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
偶烛施明 |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
偶语弃市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
入圣超凡 | 唐 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
冰炭不同器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凡夫俗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
凡夫肉眼 |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
凡才浅识 | 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浅识,无所比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