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ì è cóng dé
基本解释弃;抛开。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出处唐·韩愈《刘统军碑》:“弃恶从德,乃与蔡通涂其榛棘。”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德一心 |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一心一德 | 《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
一饭之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
万丈高楼从地起 | 沈从文《新与旧》:“‘万丈高楼从地起’,同队人也觉得这家伙将来不可小觑。” |
三从四德 |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
三占从二 | 《尚书 洪范》:“三人占,从二人之言。” |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不弃故旧 |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 |
不弃草昧 | 《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
不念旧恶 | 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不恶而严 | 《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
不知所从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
丑类恶物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 |
丢盔弃甲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
丰功懿德 |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自先帝初兴,爱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 |
丰功硕德 | 元·王恽《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其丰功硕德,具载墓碑,兹不复云。” |
丰功茂德 | 南朝·梁·裴子野《宋略总论》:“江东以来,有国有家,丰功茂德,未有如斯之盛者。” |
为德不卒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
为德不终 | 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
为恶不悛 | 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
为非作恶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为非作恶之人,前来扰乱我的公事,对也不对?” |
二三其德 |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二卵弃干城 | 《孔丛子 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
云从龙,风从虎 |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云合景从 | 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