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shēn

三身


拼音sān shēn
注音ㄙㄢ ㄕㄣ


词语解释

三身sān shēn

  1. 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2. 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翻译

  • 法语 trikaya, triple corps des bouddhas

引证解释

  1. 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山海经·海外西经》:“三身国 在 夏后启 北,一首而三身。”
    《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 丈夫民、奇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

  2. 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金光明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唐•权德舆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诗:“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諭三身。”
    《朱子语类》卷一二五:“佛氏所谓三身:法身者, 释迦 之本性也;报身者, 释迦 之德业也;肉身者, 释迦 之真身而实有之人也。”
    清•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四:“凡佛皆有三身:一曰法身,谓圆心所证;二曰报身,谓万善所感;三曰化身,谓随缘所现。”

国语辞典

三身sān shēn

  1. 佛教用语。大乘佛教谓佛身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三种。法身指一切现象的真实性,也称为「自性身」。报身指佛净土世界中的佛身,也称为「食身」、「受用身」、「应身」。化身为教化利益凡夫众生而现出的形象,如释迦牟尼佛,也称为「变化身」。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依世俗谛随机所现说有三身,法身空理,报身空智,利物所现名变化身。」

网络解释

三身 (佛教术语)

三身,佛学术语,梵语 trikāyāh 的意译,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dharmakāya ),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sambhogakāya ),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nirmāṇakāya )。

法身:代表着佛法,绝对真理,也指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佛性,法身不现。 报身:经过艰苦修行,证得真理而成佛,他是佛的一种客观存在相,行态圆满福态,极为高大,常为诸菩萨说法,报身时隐时现。 化身:是佛的变化身,佛为了教化众生,可现为六道众生,以各种生命形式显现,活佛就是佛以人体的形式显现来教化众生。

也有寺庙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种佛身。

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指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指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右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特指释迦的生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应身)

分字解释


※ "三身"的意思解释、三身是什么意思由稿文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