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iàn shī bàng tú谏尸谤屠 |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 唐 柳宗元《天对》:“幽祸挐以夸,惮褒以渔。淫嗜筏杀,谏尸谤屠。” |
fú shī liú xuè伏尸流血 | 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
shī lù sù shí尸禄素食 | 尸:居位;尸禄:受禄而不尽职。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 三国·魏·曹丕《上书三禅让》:“昔有蘧敖逃禄,传载其美,所以浊世,励贪夫,贤于尸禄素食之人也,故可得而小。” |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
suì shī wàn duàn碎尸万段 | 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林冲喝道:‘你这个害民强盗,我早晚杀到京师,把你那厮欺君贼臣高俅,碎尸万段,方是愿足。’” |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
sān shī bào tiào三尸暴跳 |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
xíng shī zǒu gǔ行尸走骨 | 见“行尸走肉”。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
shī jiū zhī píng尸鸠之平 | 尸鸠:亦作“鸤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比喻一视同仁。亦作“尸鸠之仁”。 | 《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
jué mù biān shī掘墓鞭尸 | 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shī jiū zhī rén尸鸠之仁 | 尸鸠:布谷鸟;仁:仁爱。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 |
shī lù sù xíng尸禄素飡 | 见“尸禄素餐”。 | |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伏尸:横尸在地。形容杀人众多。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shī jū lóng xiàn尸居龙见 |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 《庄子 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
shī lù hài zhèng尸禄害政 | 尸禄:受禄而不尽职。受禄而无作为,有害政事。 | 《晋书·刘颂传》:“贤能常居位,以善事訚劣,不得以尸禄害政。” |
duī duò sǐ shī堆垛死尸 | 堆垛:堆积;死尸:死人尸体。比喻文章一味拾取陈腐冷僻的典故,堆砌成文。 | 宋·许凯《彦周诗话》:“凡作诗若正尔填塞,谓之‘点鬼簿’,亦谓之‘堆垛死尸’。” |
guǒ shī mǎ gé裹尸马革 |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
zǒu ròu xíng shī走肉行尸 |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
sān shī wǔ guǐ三尸五鬼 | 比喻奸佞之臣。 | |
xíng shī zǒu ròu行尸走肉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 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mǎ gé shèng shī马革盛尸 | 见“马革裹尸”。 |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
suì gǔ fěn shī碎骨粉尸 | 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 《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
mǎ gé guǒ shī马革裹尸 |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shī lì sù cān尸利素餐 | 尸:居位;尸利:受禄而不尽职;素餐:不劳而坐食。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 《孔丛子·论势》:“尸利素餐,吾罪深矣。” |
shī wèi bìng mín尸位病民 |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
shī héng biàn yě尸横遍野 | 尸:尸体;横:杂乱;遍:到处。尸体布满四野;形容死人极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
shī shān xuè hǎi尸山血海 | 形容杀人之多。 | 《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 |
jī shī niú cóng鸡尸牛从 |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shī lù sù cān尸禄素餐 | 亦作“尸禄素飡”。谓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 汉·刘向《说苑·至公》:“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厌。” |
sù cān shī wèi素餐尸位 | 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 《尚书 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 王符《潜夫论 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
liú xuè fú shī流血浮尸 | 浮:漂浮。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 |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
zǒu gǔ xíng shī走骨行尸 | 行尸:会行走的尸体。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庸碌无能、毫无生气的人。 | 元·无名氏《柳梢青》词:“走骨行尸,贪财竞色,枉销年月。” |
shī jū yú qì尸居余气 |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 《晋书 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
yǐ zé liàng shī以泽量尸 | 谓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 清·顾炎武《羌胡引》:“四入郊圻躏齐鲁,破邑屠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以泽量尸。” |
shī wèi sù cān尸位素餐 | 尸位: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不做事而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 东汉 班固《汉书 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
xuè hǎi shī shān血海尸山 | 血海:形容杀人很多。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 | 明·无名氏《王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
jiè shī huán hún借尸还魂 | 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名义出现。 | 元 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体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
jiè shī hái yáng借尸还阳 | 犹言借尸还魂。 | 何其芳《理性与历史》:“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还阳的话,总可以少骗几个人吧。” |
fén shī yáng huī焚尸扬灰 | 见“焚骨扬灰”。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
héng shī biàn yě横尸遍野 | 杀得到处都是尸体。 | |
wǔ mǎ fēn shī五马分尸 |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