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口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shé jiān kǒu kuài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么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zàn kǒu bù jué赞口不绝见“赞不绝口”。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丁大爷听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赞口不绝。”
wǎng kǒu bá shé枉口拔舌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yǐ kǒu wèn xīn以口问心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随又忖道:‘妇人之言,何足凭谁!况且他一顿饭钱,尚不能预备,就有惊恐,他如何出力相报得?’以口问心,行了几里。”
huò cóng kǒu shēng祸从口生指言语不慎招致灾祸。
yǒu kǒu nán kāi有口难开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只教你有口难开。”
kǒu jiǎo chūn fēng口角春风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子了。”
zhāng kǒu jié shé张口结舌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kǒu xián tiān xiàn口衔天宪见“口含天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xuè kǒu pēn rén血口喷人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宋 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kǒu chū kuáng yán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qún kǒu shuò jīn群口铄金铄:熔化。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宋·李纲《谢亲笔札子》:“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
jiàn chuān yàn kǒu箭穿雁口箭:弓箭;穿:通过,穿通。比喻闭嘴不出声。元·马致远《汉宫秋》:“似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zhòng kǒu xiāo jīn众口销金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汉 焦赣《易林 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kǒu sì xuán hé口似悬河见“口若悬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chì kǒu dú shé赤口毒舌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shǒu kǒu rú píng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pò kǒu dà mà破口大骂破:冲开。指满口恶语骂人。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茶房未及开口,那女人已经破口大骂起来。”
yǒu kǒu wú xīn有口无心嘴里有啥说啥;心里却没有什么。明 于谦《拟吴侬曲》:“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思深恋亦深;刻木为鸡啼不得,原来有口却无心。”
zhuō kǒu dùn sāi拙口钝腮比喻嘴笨,没有口才。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shǐ kǒu fǒu rèn矢口否认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他为着面子上光彩,矢口否认他的妹妹是‘如夫人’。”
shí zì jiē kǒu十字街口十字街头。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kǒu gàn shé jiāo口干舌焦见“口燥唇干”。清·刘璋《斩鬼传》第四回:“两个人想来想去,总没个好法于。看看想到半夜,饿的龌龊口干舌焦,只的问仔细鬼道:‘老弟,我们饥了。我有带来的一包狗粪,请你如何?’”
yǎng jiā hú kǒu养家糊口谓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5回:“养家糊口,个个皆然。”
qīng yán sì kǒu轻言肆口说话轻率、放肆。《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yǒu kǒu nán zhāng有口难张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
kǒu tǔ zhū jī口吐珠玑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wǎng fèi kǒu shé枉费口舌白费口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许琴不愿向这个不关心人只关心自己的七姐枉费口舌。”
kǒu jiǎng zhǐ huà口讲指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kǒu zhōng cí huáng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jiān kǒu bù yán缄口不言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jīn kǒu yù yá金口玉牙金;玉:比喻珍贵。在戏曲和旧小说中;常说皇帝是金口玉牙;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随意更改。现比喻说一不二。也作“金口玉言”。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shòu rén kǒu shí授人口实留给别人以话柄。王闿运《致丁亲家书》:“比年频致物论,四督失官,授人口实,宠反为辱。”
xián kǒu diàn bèi衔口垫背衔口: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垫背:给死尸背上放钱。借指死亡。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凤姐道:‘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忙什么呢!’”
shé kǒu fēng zhēn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lǎng lǎng shàng kǒu朗朗上口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kǒu shì xīn fēi口是心非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suō yī jié kǒu缩衣节口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yǎn kǒu shī shēng掩口失声谓忍不住笑出声来。明·马愈《马氏日抄·风异》:“众闻予言,将以为诞也,皆掩口失声。”
chū kǒu rù ěr出口入耳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nè kǒu shǎo yán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xìn kǒu hú zhōu信口胡诌信口:随便开口。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誓今番泼水难收,到那里问缘由,怎敢便信口胡诌?”
quē kǒu niè zǐ缺口镊子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kǒu gān shé zào口干舌燥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jiāo kǒu chēng zàn交口称赞交口:众口一辞。异口同声地称赞。《元史 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kǒu fù zhī lěi口腹之累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kǒu ěr zhī xué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hǔ kǒu bá yá虎口拔牙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kǒu duō shí guǎ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jiāo kǒu tóng shēng交口同声犹言众口一词。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4卷:“以故人人到母后跟前,交口同声,誉称晋王仁孝聪明,不似太子寡恩傲礼。”
kǒu chǐ shēng xiāng口齿生香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齿生香。”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kǒu shì xīn miáo口是心苗犹言为心声。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fó xīn shé kǒu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kǒu hán tiān xiàn口含天宪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
jīn kǒu yù yán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xìn kǒu cí huáng信口雌黄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bái fèi kǒu shé白费口舌谈话一无所获。
bǐ fá kǒu zhū笔伐口诛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kǒu zhí xīn kuài口直心快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kǒu tóu chán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宋 王楙《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chì kǒu shāo chéng赤口烧城赤舌:指谗言。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huáng kǒu xiǎo ér黄口小儿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唐 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dù kǒu guǒ zú杜口裹足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yī kǒu tóng shēng一口同声犹一口同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jué kǒu bù tí绝口不提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见了抚台,绝口不提一字,免得抚台心上生疑。”
suí kǒu luàn shuō随口乱说随便乱说的。
hǔ kǒu bá xū虎口拔须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sú yàn kǒu bēi俗谚口碑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满口之乎者也满口文言词语。指人物的书呆子气。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wèi kǒu shèn shì畏口慎事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是非只为多开口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0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kǒu jiǎng shǒu huà口讲手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zhòng kǒu jiāo gōng众口交攻交:俱,共。许多人一起用话语攻击。《明史·王应熊传》:“言陛下召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
fàn lái zhāng kǒu饭来张口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唐 元稹《放言》:“酒熟脯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mì kǒu jiàn fù蜜口剑腹蜜:比喻甘美。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
jiāo kǒu jiàn yù交口荐誉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rén duō kǒu zá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xīn fú kǒu bù fú心服口不服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老武听了,还有点心服口不服。”
hǔ kǒu cán shēng虎口残生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bìng cóng kǒu rù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zhǐ huà kǒu shòu指画口授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清·查继佐《罪惟录·徐光启传》:“盖四十年耳治目营,指画口授惟此,他无及也。”
duō kǒu ā shī多口阿师指喜欢多话的人。宋·圆悟《碧岩录》卷五:“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
wǎng kǒu kuáng shé枉口诳舌见“枉口拔舌”。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liú kǒu cháng tán流口常谈人人挂在嘴上的老话。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zhòng kǒu xiāo xiāo众口嚣嚣嚣:喧嚷,吵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烦》:“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shī zī dà kāi kǒu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狮子大开口,做一个门户势子,等候来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yǎn kǒu hú lú掩口胡卢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kǒu chuán xīn shòu口传心授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xīn kǒu rú yī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kǒu ěr xiāng chéng口耳相承谓接受传闻。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huáng kǒu rú zǐ黄口孺子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fēn fáng jiǎn kǒu分房减口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dù kǒu wú yán杜口无言闭住嘴巴,不出一言。《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lì kǒu jié jǐ利口捷给利口:能言善辩;捷给:言辞敏捷,善于应付。指能言善辩,言辞敏捷,善于应付。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kǒu shuō wú píng口说无凭单凭口说,不足为据。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