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è yú yǎn lèi鳄鱼眼泪 | 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
hú míng yú shū狐鸣鱼书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hé zhé kū yú涸辙枯鱼 | 见“涸辙鱼”。 |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rú yú lí shuǐ如鱼离水 | 离开适当的地位或赖以生存的环境。 | |
yú kuì niǎo sàn鱼溃鸟散 | 比喻军队溃败。 | 《宋书 武帝纪中》:“番禺之功,浮级万数,左里之捷,鱼溃鸟散。” |
yú shū yàn bó鱼书雁帛 | 见“鱼书雁帖”。 |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
yú wěi yàn xíng鱼尾雁行 |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 |
guān yú kě fèng鳏鱼渴凤 | 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 唐·李商隐《李夫人歌》之三:“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
yú làn tǔ bēng鱼烂土崩 | 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 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 |
niǎo jīng yú sàn鸟惊鱼散 | 见“鸟散鱼溃”。 | 《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
shè yú zhǐ tiān射鱼指天 | 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出。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
yú jiān yàn shū鱼笺雁书 | 泛指书信。 | 明·史叔考《醉罗歌·题情》套曲:“泪痕一线罗裙绣裾,相思两字鱼笺雁书。” |
lǔ yú hài shǐ鲁鱼亥豕 |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hún shuǐ mō yú混水摸鱼 |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 马南邨《燕山夜话 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 |
yú chén yàn yǎo鱼沉雁杳 |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 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
wǎ yǐng huā yú瓦影之鱼 | 喻求庇于人。 | |
nián yú yuán zhú gān鲇鱼缘竹竿 | 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 |
hé zhé zhī yú涸辙之鱼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
yú làn qǔ wáng鱼烂取亡 | 见“鱼烂而亡”。 |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而鱼烂取亡之气象,犹岌岌不可终日也。” |
yú xiàn niǎo cuàn鱼县鸟窜 | 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 |
bái yú rù zhōu白鱼入舟 |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尚书大传》第三卷:“八百诸侯俱至孟津,白鱼入舟。” |
yú shuǐ qíng shēn鱼水情深 |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 |
yú dà shuǐ xiǎo鱼大水小 | 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 |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我们有在不同革命时期经过考验的这样一套干部,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要有这个信心。” |
yú bó hú gōu鱼帛狐篝 | 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
wěn zuò diào yú tái稳坐钓鱼台 | 不管外界有何变化,只照老规矩办事。非常镇静,沉得住气,稳居于自己的位置上。 | 康濯《牲畜专家》:“人家呢,稳坐钓鱼台,对住你察颜观色。” |
hún shuǐ mō yú浑水摸鱼 | 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 | 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
dà yú dà ròu大鱼大肉 |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 |
yú lín è nì鱼瞵鹗睨 | 像鱼和鹗那样瞪眼注视。比喻瞠目而视。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盖士大夫沉浮里閈,其制行稍岸异者,未有不使流俗人鱼瞵鹗睨者也。” |
yú chén yàn miǎo鱼沉雁渺 | 见“鱼沉雁渺”。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谡如蒿目时艰,空自拊髀,兼之宝山僻在海隅,文报不通,迢递并云,鱼沉雁渺,十分懊恼。” |
hé yú zhī jí河鱼之疾 |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 《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yú guàn yàn xíng鱼贯雁行 |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 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
shi yú zhī huò池鱼之祸 | 见“池鱼之殃”。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
shuǐ dào yú xíng水到鱼行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
niǎo jīng yú hài鸟惊鱼骇 | 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 | 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
duō yú zhī lòu多鱼之漏 |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 |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 |
dēng mù qiú yú登木求鱼 |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 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
yú guàn yàn bǐ鱼贯雁比 | 见“鱼贯雁行”。 | 清·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 |
bái yú dēng zhōu白鱼登舟 |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 《汉书 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
yǐ yú qū yíng以鱼驱蝇 | 见“以鱼驱蝇”。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以鱼驱蝇,蝇愈至。” |
mǎ rú yóu yú马如游鱼 | 同“马如游龙”。 | 《初学记》卷四引汉·刘桢《鲁都赋》:“日暮宴罢,车骑就衢,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
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稳坐钓鱼船 | 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 俗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lín chuān xiàn yú临川羡鱼 |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 汉 扬雄《河东赋》:“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 |
xiā zǐ mō yú瞎子摸鱼 | 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调查研究。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
yú něi ròu bài鱼馁肉败 | 馁:鱼臭烂;败:肉腐烂。鱼烂肉腐。泛指变质的食物。 |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
qīng shuǐ wú dà yú清水无大鱼 | 指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 | 语出《汉书 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yú lǔ dì hǔ鱼鲁帝虎 |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 清·金桌《〈南海百咏〉跋》:“余家向有钞本,承讹踵谬,不无鱼鲁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订正之。” |
yú shēng lóng mén鱼升龙门 | 同“鱼化龙”。 |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
yú cháng chǐ sù鱼肠尺素 | 指书信。 |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
yú yóu fǔ dǐ鱼游釜底 | 同“鱼游釜中”。 |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
xuán guī jì yú悬龟系鱼 | 指任高官显宦。 | 《新唐书 车服志》:“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天授二年,改佩鱼为。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中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 |
kū yú hé zhé枯鱼涸辙 |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
niú tí zhōng yú牛蹄中鱼 |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 三国(魏) 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jué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 语出《孟子 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晋书 段灼传》引作“为川驱鱼,为薮驱雀”。 |
hé jué yú làn河决鱼烂 | 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 清·王夫之《读通监论·晋武帝》:“孰如近在汾晋之间,使我不轨之士民,教猱伥虎,河决鱼烂于腹心乎?” |
jí bīn yoǔ yú及宾有鱼 | 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 | 《周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 |
shǐ yú bǐng zhí史鱼秉直 | 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yú mǐ xiāng鱼米乡 |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 《洪湖赤卫队》第三场:“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lín yuān xiàn yú临渊羡鱼 |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yuān fēi yú yuè鸢飞鱼跃 | 鸢:老鹰。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 | 《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
fǔ zhōng zhī yú釜中之鱼 |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 《元史 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 |
yú yóu fèi dǐng,yàn cháo fēi mù鱼游沸鼎,燕巢飞幕 | 沸:开水;鼎:古代锅类器皿;巢:筑巢。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系颈蛮邸,悬首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yú lóng bǎi biàn鱼龙百变 |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
yú fēng yàn tiē鱼封雁帖 | 泛指书信。 | 《吴骚·步步娇·闺怨》:“湘江竭,燕山截,断鱼封雁帖。”《南宫词纪·绛都春·四时怨别》:“伤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封雁帖。” |
guàn yú zhī xù贯鱼之序 | 见“贯鱼之次”。 | |
chí yú zāo yāng池鱼遭殃 | 比喻因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 清·孙雨林《皖江血》上卷:“党祸起中江,正士寒心,连袂长往,俺事外人也池鱼遭殃。” |
sān rì dǎ yú,liǎng rì shài wǎng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
lóng zhàn yú hài龙战鱼骇 | 喻战争激烈。 | 《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 |
chóng yú zhī xué虫鱼之学 |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 唐 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
yú shū yàn tiē鱼书雁帖 | 泛指书信。 |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
xìn jí tún yú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yuán mù xī yú缘木希鱼 | 缘:顺着;木:树;希:希求。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
lòu wǎng zhī yú漏网之鱼 | 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
yàn qù yú lái雁去鱼来 |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 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
yú zhì lóng wén鱼质龙文 |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
zàng shēn yú fù葬身鱼腹 | 葬身:埋葬尸体。尸体被鱼所食。指淹死水中。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yú bó hú shēng鱼帛狐声 | 见“鱼帛狐篝”。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
yú mǐ zhī xiāng鱼米之乡 | 指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鱼米之地”。 | 唐 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
zòng hè zhī yú纵壑之鱼 | 纵:任意地。壑:深沟。自由地在大壑间游泳的鱼。比喻自得其乐。 |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
chǎo yóu yú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张贤亮《出卖“荒凉”》:“绝对听从我指示,做不到这点,立即‘炒鱿鱼’!” |
yú yú yǎ yǎ鱼鱼雅雅 | 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 |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
lín hé yù yú临河欲鱼 | 临:面对;欲:想要。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文子·上德》:“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织网。” |
rú yú sì shuǐ如鱼似水 |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 |
yú làn hé jué鱼烂河决 |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zèng chén fǔ yú甑尘釜鱼 | 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独行传 范冉》:“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荚芜。” |
lǔ yú táo yīn鲁鱼陶阴 | “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明·焦竑《焦氏笔乘·卫包改古文》:“至今则鲁鱼陶陰,字既差讹,聖圣軆体,书复苟简矣。” |
fǔ zhōng yóu yú釜中游鱼 |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yú lóng hùn zá鱼龙混杂 |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 唐 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
yáng xù xuán yú羊续悬鱼 | 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 |
fǔ shēng yú釜生鱼 | 釜:锅,古代炊具。釜中已生出鱼来。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 金·元好问《寄西溪相禅师》:“门堪罗雀仍未害,釜欲生鱼当奈何!” |
yú yóu fǔ nèi鱼游釜内 | 同“鱼游釜中”。 | 《魏书·中山王英传》:“缘江焚毁,靡使所遗。建业穷蹙,鱼游釜内。” |
chá jiàn yuān yú察见渊鱼 | 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 《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 |
guàn yú zhī cì贯鱼之次 | 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 《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 |
kū yú xián suǒ枯鱼衔索 | 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
bái lóng yú fú白龙鱼服 |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
yú mù hùn zhū鱼目混珠 |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
hé yú fù jí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jī tóu yú cì鸡头鱼刺 | 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