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头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sān tiān liǎng tóu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hàn qīng tóu bái汗青头白谓书成人老。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语出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tóu yūn mù xuàn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chuí tóu sàng qì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ruǎn gú tou软骨头比喻意志薄弱、没有骨气的人,甚至丧失气节的人。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diǎn tóu dào shì点头道是道:说;是:对。表示赞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jiē tóu shì wěi街头市尾泛指大街小巷。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今日未吃茶上堂堵人会心,但向街头市尾屠儿魁刽地狱钁汤处会取若恁么。”
hǔ tóu shǔ wěi虎头鼠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
yǒu tiān méi rì tóu有天没日头比喻无稽言行。同“有天无日”。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俗语本诗句》:“真个有天没日头,宋《神童诗》也。”
fèng tóu shǔ cuàn奉头鼠窜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yǒu tóu yǒu liǎn有头有脸有面子;头面人物。浩然《艳阳天》第29章:“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全都敬着他,支书跟他更是亲近。”
bǐ tóu shēng huā笔头生花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bái tóu xiāng shǒu白头相守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jiàn tóu yī xuè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庄周《庄子 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tóu hūn nǎo mèn头昏脑闷犹言头昏脑胀。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困腾腾头昏脑闷。”
tóu téng nǎo rè头疼脑热泛指一般的小病。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头疼脑热,都是你。”
zǒu huí tóu lù走回头路比喻倒退或按已经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办事。钱钟书《围城》:“我鬼迷昏了头,却不过高松年的情面,吃了许多苦,还要半途而废,走回头路!”
yī tóu shùn wěi依头顺尾谓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
zéi tóu zéi nǎo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tàn tóu suō nǎo探头缩脑小心胆怯张望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bào tóu suō xiàng抱头缩项项:颈的后部。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着那俊才郎倒戈甲,抱头缩项。”
féng táng tóu bái冯唐头白同“冯唐易老”。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银样镴枪头样子象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一个银样镴枪头。”
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ǐ虎头上捉虱子比喻干危险的事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你偏进去,又不就走,还要虎头上捉虱子!”
mái tóu kǔ gàn埋头苦干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shí bù jiǔ huí tóu十步九回头走十步,回头看九次。形容恋恋不舍。比喻犹豫不定。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他那里,漫凝眸,正是马行十步九回头。”
píng tóu bǎi xìng平头百姓平头: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gǒu tóu shǔ nǎo狗头鼠脑喻奴才相。《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diǎn tóu zā zuǐ点头咂嘴表示同意、赞赏。《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
xiù huā zhěn tóu绣花枕头外面绣着花;里面装稻草的枕头。比喻外表好看;但无真才实学。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bài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败子回头金不换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败子回头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
chū rén tóu dì出人头地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chuí tóu shā yǔ垂头铩羽亦作“垂头搨翼”。《冷眼观》第五回:“正值宪太太发放那起不中用的家人出来,犹如斗败公鸡,一个个垂头铩羽,打从签押房门外经过。”
sān tóu liù zhèng三头六证众多的人证。克非《春潮急》:“心想,横竖抵死不认帐,只你徐元菊一个人,缺少三头六证,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
zhǎn tóu qù wěi斩头去尾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由于我军执行了上述方针,华北敌人即被我军斩头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个歼灭。”
xuán tóu cì gǔ悬头刺骨悬:吊挂。把头挂在屋梁上面,用锥刺自己的大腿骨。形容刻苦学习。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龙泉记·家庭训子>》:“词翰积如丘,要精通,须苦求,悬头刺骨非虚谬。”
tóu jiǎo zhǎn rán头角崭然头角:比喻显露的才华;崭然:突出的样子。比喻年轻人才华横溢。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hǔ tóu yàn é虎头燕额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头燕额,羞杀他脸似桃花。”
tù tóu zhāng nǎo兔头獐脑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暴敛横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卖官鬻爵,朝尽兔头獐脑之人。”
jī dàn lǐ zhǎo gǔ tóu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xuán tóu cì gǔ悬头刺股见“悬梁刺股”。《敦煌变文集·齖■(齿可)书》:“晡时申,悬头刺股士苏秦。”
dé suō tóu shí qiě suō tóu得缩头时且缩头指在必要时采取低姿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八卷:“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入市乌龟。’曰:‘意旨如何?’师曰:‘得缩头时且缩头。’”
yíng tóu xiǎo lì蝇头小利如同苍蝇头那样小的利益。指极其微小的私利。宋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tóu pí fā má头皮发麻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当西边‘中央军’被歼以后,一些伪保长确实感到头皮发麻。”
sān tóu liù miàn三头六面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清·李渔《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才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
tóu tòng é rè头痛额热见“头疼脑热”。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热,思想你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
tǔ tóu tǔ nǎo土头土脑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头土脑的,信是一句话。”
kē tóu chì zú科头赤足科头:不戴帽子。露着头,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明·唐寅《偶成》诗:“科头赤足芝荷衣,徙倚藤床对夕晖。”
píng tóu lùn zú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lóng tóu jù jiǎo龙头锯角喻大胆冒险。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5回:“我也不敢在虎口拔须,龙头锯角。”
zhāng tóu shǔ mù獐头鼠目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tàn tóu tàn nǎo探头探脑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终看他未破,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tóu zú yì chǔ头足异处谓被斩。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泯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tóu mò bēi àn头没杯案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hóng yùn dāng tóu鸿运当头鸿运:大好的运气。正是走好运的时候。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雪公,你鸿运当头,做事千万要漂亮。”
xīn tóu zhuàng lù心头撞鹿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hǔ tóu hǔ nǎo虎头虎脑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tóu不是冤家不聚头聚头:碰头。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京本通俗小说 西山一窟鬼》:“这个不是冤家不聚会。好教官人得知,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
dà nàn lín tóu大难临头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diào tóu shǔ cuàn掉头鼠窜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zuǐ jiān shé tóu kuài嘴尖舌头快比喻话多而轻率。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
nián tóu yuè wěi年头月尾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gǒu tóu jūn shī狗头军师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diān tóu bō nǎo颠头播脑颠:晃动;播:通“簸”,摇荡。点头晃脑。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
dé shèng tóu huí德胜头回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bái tóu zhī tàn白头之叹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眉头一蹙,计上心来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尼姑眉头一蹙,计上心来道:‘前日坏腹,至今未好,借解一解。’”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颠:晃动;簸:摇荡。点头晃脑。清·戴珞《滕阴杂记》第二卷:“从今那复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头簸脑,说堂时垂手呵腰。”
dà lù tóu jiǎo大露头角头角:指人的气概与才华;露头角:比喻人显露才能。比喻人很好地显露了一回才能。
sān tóu duì àn三头对案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7回:“今天人们都在此处,咱们三头对案的说一说。”
cǎo tóu tiān zǐ草头天子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尖担担柴两头脱脱:脱落。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7回:“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
chuáng tóu zhuō dāo rén床头捉刀人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méi tóu méi nǎo没头没脑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tóu pò xuè lín头破血淋见“头破血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shēn tóu suō jǐng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清·翟灏《能人编·身体》:“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lǎo hǔ tóu shàng dǎ cāng yíng老虎头上打苍蝇比喻胆大妄为,自己找死。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问他有脑袋没有?谁敢在老虎头上打苍蝇。”
rèn yǐng mí tóu认影迷头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言经》:“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yíng tóu gǎn shàng迎头赶上赶上最前头的。瞿秋白《迎头经》:“这样,所谓迎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
shēn tóu tàn nǎo伸头探脑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zuàn tóu jiù suǒ钻头就锁形容自投罗网。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你正是剔蝎撩蜂,暴虎凭河,谁着你钻头就锁,也怪不的咱故旧情薄。”
mù xuàn tóu yūn目眩头晕见“目眩头昏”。艾芜《都江堰的神话故事》:“仿佛石坡和楼阁,都会一下子冲倒似的,令人有些目眩头晕。”
suō tóu suō nǎo缩头缩脑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píng tóu lùn jiǎo评头论脚见“评头品足”。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
mō bù zháo tóu nǎo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
bái tóu xiāng bìng白头相并犹言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明 冯梦龙《挂枝儿 木梳》:“木梳儿,我爱你齿牙干净……向妆台设个誓:愿得白头相并!”
chuí tóu sāi ěr垂头塞耳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bái tóu xié lǎo白头偕老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chǔn tóu chǔn nǎo蠢头蠢脑神情、相貌蠢笨痴呆的样子。
hǔ tóu shé wěi虎头蛇尾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tóu shàng zhe tóu头上着头犹言头上安头。
sāo tóu zhuā ěr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yóu tóu huá miàn油头滑面见“油头滑脸”。老舍《四世同堂》六三:“招弟的那一群油头滑面的小鬼听到这消息,也准备拚命给若霞喊倒好儿,作为抵抗。”
tóu yūn yǎn huā头晕眼花头发昏,眼发花。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七回:“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
lèng tóu lèng nǎo愣头愣脑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愣头愣脑,没分寸。”
yī shé liǎng tóu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