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代]: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魯客抱白鶴,别餘往泰山。
初行若片雲,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雲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送范山人归泰山”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鲁范山人抱着求仙的愿望,告别我又要回到泰山。
入山群岩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间。
过去南天门,日观峰即可登攀。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时回还?
注释
鲁客:指范山人。
鲁客抱白鹤:据《抱朴子》载:“欲求仙革,入名山,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著大石上。”《续博物志》又载:“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鸡、白犬”。这里说“鲁客抱白鹤”,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
杳:远。
天门:指泰山的南天门。《初学记》引《泰山记》云:“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盘。径小天门、大天门,仰视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窗矣”。
日观:日观峰。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日出处。“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
“送范山人归泰山”鉴赏
赏析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的身影看不见了,伫立送行的诗人不禁油然而生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
此诗完整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的结构。首先,诗人用首联“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介绍了送别事件以及友人的去处。其次,诗人用中间两联按时间顺序进行风景的描写,友人离开初期是“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接下来是“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最后,诗人用尾联抒发别情。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李白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创作背景
范山人,李白在东鲁时的友人,名字、生平不详。李白诗中有《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之范居士,杜甫诗中《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之范十,与此范山人可能同为一人。此诗为李白辞朝归东鲁时所作。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143篇)〕
唐代: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魯客抱白鶴,别餘往泰山。
初行若片雲,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雲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宋代:
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隻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
元代: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清泪 一作:情泪)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裡,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南北朝:
何逊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歸。
山煙涵樹色,江水映霞晖。
獨鶴淩空逝,雙凫出浪飛。
故鄉千餘裡,茲夕寒無衣。
宋代: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
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台隻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
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
清代:
纳兰性德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鈎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寝,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幹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宋代:
赵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松關暮鎖無人迹,惟放鐘聲入畫船。
唐代:
韩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宋代:
苏轼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宋代:
欧阳修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蕖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先后,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
真為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禦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察禦史裡行馬君仲塗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遊焉。
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雲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後以為射賓之圃。芙蕖芰荷之的曆,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靓,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後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為三君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于其職,知所先後,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後休其餘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