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屈字的解释
屈

读音注音ㄑㄨ繁体
部首总笔画8结构左上包围
五笔NBMK五行统一码5C48
笔顺フ一ノフ丨丨フ丨
名称横折、横、撇、竖折/竖弯、竖、竖、竖折/竖弯、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ū(ㄑㄨ)

⒈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⒉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⒊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⒋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⒌ 姓。

统一码

屈字UNICODE编码U+5C48,10进制: 23624,UTF-32: 00005C48,UTF-8: E5 B1 88。

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bend、bow、injustic、subdue、submit、w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尸、出声

英文

bend, flex; bent, crooked; crouch

※ 屈的意思、基本解释,屈是什么意思由稿文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feel wronged;put sb. to great inconvenience]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subdue;yield]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administer]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force]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constrain]。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twine]。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be in the wrong]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词性变化

〈名〉

(1) 古邑名 [Qu town]。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2) 姓。春秋楚王族三姓之一。如:屈突通(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屈突(复姓);屈宋(屈原与宋玉。二人都以辞赋见称)

〈形〉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towering]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stubborn;unbending]

常用词组

屈才,屈从,屈打成招,屈法,屈服,屈光度,屈己,屈驾,屈节,屈就,屈居,屈理,屈曲,屈戌儿,屈辱,屈死,屈膝,屈原,屈指,屈指可数,屈尊

康熙字典

屈【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廣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音詘。《說文》無㞑也。从㞑出聲。

曲也,請也。

《增韻》鬱也,軋也。《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孟子》威武不能屈。

作絀。《荀子·非相篇》緩急羸絀。《註》猶屈伸也。

通作詘。《史記·晏嬰傳》詘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

《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音掘。竭也,盡也。《前漢·食貨志》賈誼曰: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與詘絀通。

與倔通。倔彊,梗戾貌。《史記·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師古曰》不柔服也。

《集韻》《韻會》《正韻》九勿切,音。地名。晉公子夷吾所居,出良馬。在今河東縣。《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姓。楚公族屈原,楚大夫屈宜申。

屈侯,複姓。

大屈,弓名。《左傳·昭七年》楚靈王享公於新臺,好以大屈,旣而悔,公反之。

《廣韻》九月切《集韻》《類篇》丘月切,音闕。《歐陽修·程文墓銘》不學而剛,有摧必折。毅毅程公,其剛不屈。

與絀通。《禮·玉藻》君命屈狄。《註》狄,翟也。后夫人之服,刻雉爲五采,子男之妻,受王后之命者,刻繒不畫,故曰屈狄。《周禮》作闕翟。

叶居詣切,音計。《曹植·王陵贊》從漢有功,少文任氣。高后封呂,直而不屈。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屈【卷八】【尾部】

無尾也。从尾出聲。九勿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屈)無尾也。韓非子曰。鳥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高注淮南云。屈讀如秋雞無尾屈之屈。郭注方言隆屈云。屈尾。淮南屈奇之服。許注云。屈、短也。奇、長也。凡短尾曰屈。玉篇巨律切。玄應書、廣韵衢勿切。今俗語尙如是。引伸爲凡短之偁。山短高曰崛。其類也。今人屈伸字古作詘申。不用屈字。此古今字之異也。鈍筆曰掘筆。短頭船曰撅頭。皆字之假借也。从尾。出聲。九勿切。十五部。按九勿當作衢勿乃合。俗分?屈爲二字。不知屈乃?之隷變